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也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廣州水投自來水工程公司積極響應市文明委和市水投集團黨委的號召,把創文工作和日常職能工作結合起來,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聯系起來,堅持以創促建、以創促改,努力推動“面子”“里子”雙提升。
6個100%,打造綠色無塵工程
公司始終堅持“預控為主、綜合治理、注重長效”原則,通過“6個100%”措施(施工現場100%圍蔽、工地路面100%硬化、工地砂石、物料100%覆蓋、施工作業100%灑水、出工地車輛100%沖凈車輪車身以及長期裸土100%覆蓋或綠化),全力做好施工揚塵治理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專項工作。同時,成立揚塵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小組,督促各項目健全揚塵治理機制,不斷加強重點環節和關鍵工序揚塵管控措施,以綠色工程惠及民生。自今年10月以來,公司對在建工程項目進行安全文明督導檢查共12次,累計出動檢查人數27人次,發現揚塵污染隱患問題均已限時完成整改(施工現場100%圍蔽:設置裝配式圍墻,切實做好噴霧降塵措施,做到施工現場100%圍蔽)。
實招頻出,民生工程走心又走“新”
東風路供水管道改造項目是惠及荔灣、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區50萬用戶的重點工程項目。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城市主干道交通的影響,公司將工程施工時間安排在每天晚上10時至第二天凌晨6點,施工后及時回填并鋪設瀝青,確保白天的路面通行。同時,在人員安全、防塵降噪、交通疏導等方面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專業物探隊全程跟進現場的路面開挖施工,全面摸查地下管線情況,避免開挖施工誤傷電力、燃氣、國防通訊等各類高危地下管線;通過動畫模擬,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手段,引進“高德預警精靈”,利用動態交通仿真動畫模擬實時情況,有效做好交通疏導,確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做好施工圍蔽
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與高德公司合作實現數據信息互通,利用動態交通仿真動畫模擬實施情況,確保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把脈城市“毛細血管” 科學防范筑牢羊城排水安全網
市政排水管網作為城市排水系統的一部分,既是城市防洪排澇的必要設施,也是城市基礎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護分公司對責任區內排水設施積淤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認真制定清疏方案,細化工作安排,采用“全面+重點”方式對天河區,越秀區,
白云區等主要道路的排水管網和雨污水井進行清疏養護。截至目前,已養護清疏排水管網2456公里,更換井蓋約12718個。同時,為加強防暴雨內澇安全保障工作,養護分公司安排了54組共280名搶險隊員,并配備“龍吸水”垂直式搶險車、抓斗車、吸污車、工程車等車輛機械,隨時應對城區內可能出現的內澇隱患。當三防指揮部門啟動防暴雨預警后,養護分公司的搶險隊員們會第一時間抵達中心城區內的各個易澇點進行布防,即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內澇情況,確保排水管網暢通,排水設施安全運行。
以“宣”為徑 不斷提升創文知曉度和參與度
公司采取“線下+線上”雙融合模式,推動創文工作在公司落地開花。線下通過宣傳欄張貼海報、電子屏滾動播放等方式,廣泛開展公共文明引導和道德模范宣傳。線上則不斷推進指尖上的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通過新花城app自覺學習創文知識,提高文明出行素養。同時,公司各黨支部、團支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聯合所在街道,走進社區開展文明擺放單車、交通安全宣講、社區清潔等志愿服務活動,向市民群眾宣貫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等理念,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群眾的創文知曉度和參與度,為推動創文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向市民群眾宣貫垃圾分類、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等理念